您好,欢迎您来到万博体育网址网址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热门搜索: 工程 北京 华润万家 变压器 环境 修缮 服务 改造

... ...

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建议完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

2020年05月28日 打印 收藏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提交了修改“建筑法”的议案和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提升望虞河航道水运功能,完善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体系”“完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不等于完全取消施工图审查

  戴雅萍指出,从2018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工程审批制度改革。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33号文件,对涉及工程勘察设计环节的施工图审查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2019年0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1号文件,再次在施工图审查环节提出新的改革措施:“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方面,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2018年国办33号文的内容来看,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十多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图审查工作基本上是予以肯定的,在改革中的功能和定位属于进一步加强的。但自从2019年国办11号文发布后,在“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的引导下,全国多个地区推出的或正在酝酿的施工图审查改革措施有一刀切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总体而言,部分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且未削弱政府质量监管力度,如,“三审合一”和“缩减审查范围”,进一步整合了审查事项,减少了申报条件,减轻了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负担,且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创新,如 “完全取消施工图审查”和“审查后置”等措施,需要谨慎行之。一项涉及人民生产财产安全的质量监管制度,需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评估的基础上,才能决定废除或者弱化,一刀切的简单取消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极度危害,是逃避政府质量监管责任,且对质量安全工作的不负责任。为此,戴雅萍提请有关部门应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责任,有的放矢,科学决策。

  恢复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审

  此外,戴雅萍提出应尽快恢复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审的建议。其强调,勘察设计行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引领和关怀下,7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不但门类齐全、装备精良,而且在技术上的一些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和灵魂,是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经营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为鼓励设计创新、倡导工匠精神,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勘察设计人员以及优秀勘察设计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部就开始持续组织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银质奖、铜质奖)的评审工作,为繁荣全国的设计创作、鼓励创作、创新、创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是我国工程勘察设计界的最高奖项,是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择优晋升院士和大师的必要条件,也是中青年设计师终身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但是,自2010年之后,这个有着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奖项被莫名停止,至今已停止四届(次)十年的评审。期间行业协会、勘察设计企业及几十位院士大师不断呼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尽快恢复评奖,但终无果。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作为排头兵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建议:

  1、尽快恢复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审、公布、奖牌发放工作并使之正常化;

  2、尽快完善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审办法,恢复金质奖、银质奖、铜质奖的奖项设置;

  3、大力宣传表彰优秀勘察设计作品和优秀设计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乃至全国形成崇高质量、鼓励创作、倡导工匠精神、表彰优秀设计师的良好氛围。

  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另外,戴雅萍还提出了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建议。其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防疫战役应对过程中,相关环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设施战略储备不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尚待优化;舆情应对和舆情引导能力尚显不足等。

  2003年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已有许多方面落后当前的社会情况。结合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建议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更好完成本次疫情下一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复燃”的目标,同时更好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主要建议包括加强公共卫生及医疗设施、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公共建筑“平疫结合”功能提升;加强医疗及公共卫生物资的战略储备及管理;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建设。

推荐课程